立臻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
发布时间:2025-07-29 浏览:次
对于 10T/D 研磨废水零排放系统(回收率 98%),需结合研磨废水的特性(高悬浮物、含研磨颗粒、可能含表面活性剂 / 油脂、一定 COD 及盐分)设计 “预处理→深度净化→高倍浓缩→浓水固化” 的全流程工艺,核心是通过分阶段处理实现污染物逐级去除和水量极致浓缩,最终达到零排放目标。
格栅 / 滤网 → 调节池 → 混凝沉淀 → pH 调节 → 软化 → 超滤(UF) → 一级 RO → 二级 HPRO → 碟管式反渗透(DTRO) → MVR 蒸发结晶 → 固废处置
研磨废水主要含:
- 悬浮物(SS):大量研磨渣(如碳化硅、氧化铝、金属粉末等,粒径多为 1-100μm);
- 溶解态污染物:表面活性剂、润滑剂(少量 COD)、金属离子(如 Fe、Cu 等,取决于研磨材质);
- 水质波动:pH 可能偏酸 / 偏碱(5-10),TDS 中等(数百至数千 mg/L)。
目的:降低 SS 至 10mg/L 以下,去除大颗粒、胶体及钙镁离子(防结垢),稳定水质。
主要环节:
- 格栅 / 精密滤网:拦截粒径>100μm 的大颗粒研磨渣(如金属碎屑、大块研磨料),避免堵塞后续泵体或管道;
- 调节池:均衡水量水质(pH、流量波动),为后续处理提供稳定进水;
- 混凝沉淀:投加 PAC(聚合氯化铝)+PAM(聚丙烯酰胺),使微小悬浮物(1-100μm)凝聚成大絮体,通过沉淀池 / 斜管沉淀池去除,SS 降至 5-10mg/L;
- pH 调节:通过加酸(如硫酸)或碱(如氢氧化钠),将 pH 调至 6-8(适配后续膜系统的 pH 要求);
- 软化处理:若废水硬度较高(钙、镁离子>100mg/L),采用 “石灰 - 纯碱软化” 或 “离子交换树脂” 去除钙镁离子,避免后续膜系统 / 蒸发器结垢。
目的:进一步净化水质,去除胶体、大分子有机物,降低膜污染风险,保证后续膜系统稳定运行。
核心工艺:超滤(UF)
- 原理:利用 0.01-0.1μm 孔径的超滤膜,截留混凝沉淀后残留的胶体、细菌、大分子有机物(如表面活性剂),出水 SDI(污染指数)≤3,满足后续反渗透(RO)的进水要求;
- 运行方式:错流过滤 + 定期反洗(用产水或压缩空气反冲),避免膜孔堵塞。
目的:通过膜系统将净化后的水分离为 “产水(回用)” 和 “浓水(待进一步减量)”,逐步提升回收率至 90% 以上。
分阶段工艺:
目的:处理 HPRO 浓水(约 0.5-1T/D),进一步浓缩至 0.2T/D(即原水量的 2%),为最终固化做准备。
核心工艺:碟管式反渗透(DTRO)
- 优势:膜片呈碟状,流道宽(2mm),抗污染能力强,可处理高 TDS 浓水(20000-50000mg/L);
- 效果:将 HPRO 浓水浓缩至 0.2T/D,浓水 TDS 升至 50000-80000mg/L,系统总回收率达 98%。
目的:将 0.2T/D 的高浓水(含大量盐分、研磨渣结晶)转化为固体,避免液体外排。
核心工艺:MVR 蒸发结晶
- 原理:通过机械压缩二次蒸汽,利用潜热加热浓水,使水分蒸发(蒸发的水分冷凝后可回用,计入回收率),剩余物质结晶为固体;
- 产物:结晶盐(含研磨渣、盐分),若为危废(如含重金属),需按危废标准固化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。
- 清洗系统:超滤、RO、DTRO 需定期化学清洗(用柠檬酸、NaOH 等),防止膜污染堵塞;
- 自动化控制:在线监测 pH、TDS、流量、压力等参数,自动调节加药量、阀门开关,保证系统稳定运行;
- 污泥 / 固废处理:混凝沉淀产生的污泥(含研磨渣)需脱水(板框压滤机)后处置,MVR 结晶盐按危废管理。